近期,微博有个话题#50后建议年轻人30岁规划养老#,冲上了热搜。
阅读量1.5亿,讨论量达到了1.2万。
视频中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养老的担忧和规划,他们的回答挺有意思的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“钱准备不足”、“行动能力变差了”、“孤独一个人”……
这是他们对于未来养老可预见的问题。
“养老规划越早越好”、“有钱就是王道”、“年轻时多存钱,做为养老储备金”、“打算攒2000万养老”……
这是他们对于未来养老想到的解决方法。
我发现,他们对于养老的担忧和规划,我们大部分人也有。
你呢?
你对于养老,是怎么想的?有什么打算吗?
01
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
中国目前的养老现状如何?
给大家分享几个数据:
今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,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涨了5.44%,占全国人口的18.7%。
65岁以上的人口是1.9亿,占全国人口13.5%。
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?
按照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,世界卫生组织对老龄化有三个阶段的划分:
& 老龄化社会,65岁及以上人口占7%~14%
& 老龄社会,65岁及以上人口占14%~20%
& 超老龄社会,65岁及以上人口占20%以上
我国现在是13.5%,刚好处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替,过不了多久,就要进入老龄社会了。
而我们的隔壁邻居,日本,已经是超老龄社会了。
早在1970年,日本的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就有7.1%,1990年为11.9%。,到了2020年,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3617万人,占比总人口的28.7%。
再来看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,2002年为7.08%,2019年为11%。,也就是说,日本老年人口从7.1%上升到11.9%用了20年的时间。
而同样的老年人口上升比例,中国只用了17年,比日本快了3年。
伴随着老龄化而来的,是少子化。
我国每年都会公布出生率,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,出生率从80年代开始缓慢下降。
但是最近这几年,出生率下降得尤其明显。
特别是从2016年以来,出生率开始断崖式下跌。
当年,政府开放了二胎政策,不过看近几年的数据,效果不太理想。
相应的,能够反映妇女生育强度的指标——生育率,也不好看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,此次人口普查的生育率是1.3,进入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行列,韩国是1.21,欧盟平均是1.58。
“1.3”是什么概念呢?
我国的育龄女性,平均每个人生育1.3个孩子。
但如果要保持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,一位育龄女性要平均生育2.1个小孩,我们下一代的人口总数才能不增不减。
要注意的是,这里说的是总和生育率,包含了二胎和三胎。
也就是说,在这个生育率数据中,还包含了正在逐步消失的二孩堆积效应。
所谓的堆积效应,简单来说就是,随着全面开放二胎政策,一些因为独生子女政策限制而无法实现的二孩生育意愿,短期内集中释放。
而堆积效应过后,我们的生育率恐怕还要打个折。
毕竟我们这一届的年轻人,能够养活自己就不容易了。
再养个四脚吞金兽,日子就得计划着过,更别提生二胎了。
老人越来越多,新生儿越来越少,可想而知,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会越来越大。
02
我们为什么要思考养老?
最近我一直在想个问题:我们为什么要养老?为什么要焦虑老后生活?
对于我来说,理由有四个。
首先,劳动能力缺失。
目前我们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,男性60岁,女性干部55岁,女性工人50岁。
也就是说,正常情况下,我们一般到50~60岁就赚不了钱了。
更残酷一点的说,我们在社会上能提供的价值,已经大大减少了。
不过,我们还可以领退休工资,也就是国家养老金(这个我下面会细讲),但这点钱,和我们工作时的收入相比,是不够看的。
其次,身体机能下降。
随着退休一同而来的,是我们慢慢变差的身体。
人过半百后,身体机能会渐渐下降,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。
数据来自《各年龄段疾病高发年龄统计》
其中,50-80岁,是疾病最高发的阶段。
而这时候的医药费,也是出的最多的时候。
第三个原因,我仍然有社交需求,甚至需求更多。
前面这两个理由,是大多数人老后都会面临的问题。
而对于我来说,等我老后,我仍然有社交需求,甚至可能会比年轻时还要多。
想想,我们一直说,生活不止有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
但作为普通人,我们把青春都用在了工作上,想要追寻远方只能等到退休后。
等自己50、60岁,还走得动的时候,多去外面走走,多看看外面的世界,多接触新鲜的事和不同的文化。
还不用担心旅游时老板会随时call你,这多美好啊!
最重要的一点是,我不想拖累亲人。
视频采访中,有个阿姨的观点我还挺赞同的。
她说:“年轻时不拖累生我们的人,年老了不拖累我们生的人。”
我们常说,养儿防老。
这句话放在以前很常见,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,但是现在恐怕很难实现。
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,孩子有很多,通常要么是每个孩子轮流照顾,要么是固定一个孩子照顾,其他孩子打钱。
这样的养老方式,也是很不错的。
可是,我们这一辈,包括我们的下一代,都是只有1-2个孩子。
如果只靠孩子来给自己养老,不仅风险很大,孩子的负担也不小。
更重要的是,作为父母,我不忍心拖累我的孩子。
如果我的孩子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,既要抚养小孩,还要照顾我的话,我宁愿自己攒钱,也不会给他压力。
03
按照目前我国养老的现状,我认为将来的养老模式,一定是国家养老和商业养老相结合。不同类型的人群,怎么交养老金最划算?
& 有工作单位的朋友
在工作的朋友,企业会每月替我们交16%的养老保险,我们个人每月只需交8%。
即使我们在还没领国家养老金前就身故了,返还的个人账户金额,就是我们实际支出的8%,也不会亏本。
所以,有工作的人买国家养老金,非常划算。
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延迟退休和养老金替代率下降,将来领的钱会变少的问题。
& 灵活就业的朋友
而灵活就业的朋友,如果要交国家养老金,建议选择最低的缴费基数。
而且如果身故较早,或者政策调整,比如延迟退休,多交是不划算的。
& 商业养老险是补充
对于商业养老险,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缴费方式。
而我对它的定位是:
国家养老金是主体,商业养老金是补充。
无论你是否有工作,你一定要交国家养老金。
如果是有工作的人,国家养老金本来就要强制交,不存在这种问题;
如果是以灵活人员身份交,最好选择最低缴费基数交。
省下来的钱,用来买商业养老险,到时候退休,两边领取,可以优势互补。
同时,因为商业养老险可以自己选择领取年龄,不用担心未来政策变化,延迟退休给你带来的影响。
04
并且,对我个人来说,我也不会过多依靠国家养老金。
如果有,挺好的,是个惊喜。
万一没有,没关系,靠自己也能过得不错。